——從新消費把脈經濟活力與動能①
周珊珊
2025年07月28日08:17 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222
誰能精准捕捉消費脈動,對齊消費需求“顆粒度”,誰就能在新的市場藍海中搶佔先機
對即時需求的敏銳捕捉與高效響應,於供應鏈的每個環節都是機遇
在不斷變化的消費市場中,讓消費新需求不斷轉化為發展新機遇,消費對經濟循環的牽引帶動作用將更加顯著,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將更加有力
最近和朋友聊購物,發現大家都有一個共性的消費需求:健體塑形。愛運動的,買了健身課程套餐﹔工作中久坐的,則購置了游泳裝備。從健身課到裝備,大眾健身的市場規模可見一斑。
相關機構數據顯示,2019—2023年,我國健身行業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11%﹔輕食市場更是呈現爆發式增長,2024年市場規模突破3200億元,年增速達41.7%。越來越多的人對健康生活方式和自身形象更加重視,使得這一消費領域成為充滿機遇的藍海。
哪裡有需求,哪裡就有市場。與年輕人消費習慣緊密相關的即時零售領域,同樣展現出了驚人的發展速度和潛力。從最初的餐飲外賣,到如今商場、超市銷售的絕大部分商品,都已經可即點即送“當日達”甚至“半小時達”。數據顯示,2025年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為74295億元,同比增長8.5%,網絡即時零售在其中貢獻了不少增量。
從減重健身到即時零售,從商品消費到服務消費,消費領域新業態、新模式層出不窮。這既是億萬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斷升級的體現,也是廣大經營主體順應趨勢、把握機遇,以優質供給引領需求擴張的碩果。細細把脈不難發現,新一輪消費向新而行、升級換代,在縱向和橫向上呈現兩大特征。
縱向上,消費需求的“顆粒度”持續細化,催生出長尾市場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,我國14—35周歲青年人口約4億。年輕人作為消費市場的主力軍,其需求呈現出多元化、個性化且極具潛力的特點。誰能精准捕捉消費脈動,對齊消費需求“顆粒度”,誰就能在新的市場藍海中搶佔先機。
橫向上,消費滿足的即時性不斷強化,正成為新的剛需。對即時需求的敏銳捕捉與高效響應,於供應鏈的每個環節都是機遇。當前即時零售的消費場景,正從應急性需求向日常消費拓展,消費品類也逐漸突破餐飲邊界,加速向酒水、數碼、機票、門票、酒店等領域滲透。緊跟消費需求的即時性提前布局,方能順勢積蓄實實在在的動能。
消費擴容提質,背后離不開“有形之手”的有力托舉。今年的《政府工作報告》提出:“制定提升消費能力、增加優質供給、改善消費環境專項措施,釋放多樣化、差異化消費潛力,推動消費提質升級。”近段時間以來,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扎實推進、“國補”政策落地見效、“購在中國”系列活動深入開展,進一步激發消費市場活力。下一步,還需要想方設法提高居民收入、提升居民購買力、優化消費市場環境,努力為消費擴容提質提供更多制度性保障。
讓消費向新而行,研發、生產、儲存、流通、銷售、回收等環節,文化、交通、體育、商業等門類,都應當積極行動起來,共同呵護好、挖掘好消費新需求。比如,連接北京與河北承德的“星光·燕趙號”旅游列車最近開通,以管家式服務精准提升旅客的出行品質,為“避暑經濟”再添助力﹔又如,“浙BA”開賽、“湘超”組隊,不少地方體育賽事拉動酒店、餐飲、交通、零售等消費,讓網絡流量、旅客“留量”轉化為消費增量。
需求所向,皆是藍海。堅持需求導向,體現著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。在不斷變化的消費市場中,讓消費新需求不斷轉化為發展新機遇,消費對經濟循環的牽引帶動作用將更加顯著,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將更加有力。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7月28日 05 版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